平安科技百萬錄音訓練AI 測「微表情」把關借貸
發布時間: 2018/05/14 19:19
最後更新: 2018/05/14 19:35
人工智能(AI)閱讀海量數據,平安科技CEO陳立明指,平安集團的客戶服務中心每日收到逾100萬個電話,錄音磁帶成為訓練AI人工智能進行聲紋識別的最好材料。平安科技同時又發展「微表情」,以AI判斷借貸者有否心虛來進行風險管理,同時更將上述的「智能閃賠」技術輸出至國內一些中、小型銀行及金融機構。
陳指,去年平安集團斥70億人民幣(約86.6億港元)做科技研發,單是平安科技已有8000人,整個集團的科研人員更多達2.2萬人。
平安科技只有10年歷史,本為中國平安集團旗下直屬全控股公司,其CEO陳立明接受本報專訪時指,平安集團已有30年歷史,直到2008年,集團決定將科技部門變成一間子公司,平安科技因而誕生,主力負責研發,近年對「ABC」最感興趣,分別是AI、Blockchain(區塊鏈)及Cloud(雲端)。
由於合規問題,一般致電企業客戶服務熱線,都會聽到「以下對話內容可能會被錄音」。這些錄音,原來都變成了AI的學習工具。陳指,經過訓練後,AI可透過聲紋識別,知道來電者是否曾經來電,核對身份。他稱,同行在聲紋識別方面的準繩度約為8至9成,平安科技的精確度卻可達99.8%。
此外,該公司亦訓練AI看「眉頭眼額」。以個人借貸為例,借款人透過手機應用程式上載身分證副本,後來需透過視像回答一系列問題,此時AI可進行人面識別,核對使用者的容貌是否與身份證相符。由於在視像中,AI亦可聽到對方的聲音,同時進行聲紋識別。至於「微表情」,則指透過觀察借款人的表情,揣測對方的心態。「如果你顯得很緊張,我們就會多問幾條問題,再決定應不應該放貸」。他直言,現時AI仍未有足夠能力判斷對方是否詐騙,但起碼可用作風險管理。
陳指,AI在內地的應用及發展很快,笑言很多時候使用者可能不知道背後有AI操作。以該公司的車險為例,同樣可透過手機應用程式通報,若只以文字進行線上對答,「那個代理根本就是機械人」。如透過電話通話,代理則會先建議車主拍照,上載車被撞到的部分,由AI判斷相片是否當場指攝、有否造假成份。他稱,AI可根據損毀情況,於數據庫尋找相應配件,即時報價。
除內部應用外,平安科技亦成立獨立公司,輸出其金融科技產品及服務,指現時有468間銀行、1,890間非銀行的金融機構已應用該公司的科技研發,認為已相當「落地」,計畫進軍海外金融機構。